第一百一十七章 基础教育问题-《战争宫廷和膝枕,奥地利的天命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

    维也纳,美泉宫。

    弗兰茨有点愤怒,还有点郁闷。他就是想搞一下基础教育,六年时间几千万弗罗林砸下去了,咋还这么多问题。

    更要命的是现在还没有到真正的推广阶段,不过是在大规模试点阶段...

    试点教育在奥地利农村和山区没法一概而论。尤其是关于免费餐的问题,此前种种上报的情况让弗兰茨认为这就是白费力,并且是腐败贪污的温床。

    然而现实是自从学校停止供应免费餐之后,山区出现了退学的浪潮。原因无他就是对于山区的学生来说,吃饭太难了。

    弗兰茨想象中的山区学校,一个村子里出门不过几百米。实际上一个村子只有几个,或十几个小孩子,为了节约成本,通常要几个,甚至是十几个村子的孩子公用一座小学。

    然后问题来了,这些孩子需要每天走十几里,甚至几十里山路。这种夸张的路程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非常恐怖的。

    而且当时奥地利的很多山区还有狼,蒂罗尔地区的狼实际上属于郊狼和狐狸差不多大小,战斗力单挑还打不过一个小孩子,所以只要配一根木棍或者是行山杖就足以应付,搞不好还能晚上加餐,但是巴尔干地区的灰狼就不是小孩子自己能对付的了。

    相对这些困难,吃饭才是大问题,这些孩子需要自己带食物,带燃料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玉米,其实欧洲能实现人口跨越式发展便是归功于土豆和玉米这两种作物。

    不过当时山里人吃玉米可不是,现在那种网络上天天宣传的一个肌肉猛男抱着盆吃玉米沙拉,实际上当时的欧洲人和东方人吃玉米的方式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,吃的是玉米面做成的饼子或者是糊糊。

    玉米面或者一些麦麸和麦子的混合物就是山区孩子们的主食,所谓的菜便是一些不知名的野菜加上一些蕨根和豆类,一些家境比较富裕的可能会带一些生腌猪油。

    生腌猪油实际上现在在中东欧地区也十分流行,大致便是用猪身上的肥肉,以及猪皮熬出的膏状物,油腻得可怕,通常是装在罐子里,或者是密封的皮袋中。

    至于内脏,那是有钱人才能吃得起的。

    吃饭的时候弄出一点猪油涂抹在玉米饼上,或者是拌在糊糊里,这便让那些孩子觉得十分享受了。

    然后再说说燃料,其实山里并不是像想象中的到处都是树木随便砍砍捡捡就行了,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植被都适合当柴烧,最适合的其实是那些枯枝和落叶,因为水分少容易燃烧,而且并不容易起烟呛人。

    教会的脑回路总是比较新奇的,他们也明白孩子们上学不容易,吃饭难,整天走山路很辛苦很危险。

    于是乎他们开始建修道院了,尤其是这种山里远离凡尘俗世,理论上讲更加适合清修。

    不过问题在于,这里还要当做学校使用,而学校恰恰是一个必须要与外界来往的窗口。

    其实那些僧侣神父的事情弗兰茨并不关心,暂时来看这方法可行,因为修道院够大而且是由教会承担,奥地利政府方面并不会横加阻拦。

    同时修道院也能解决孩子们的吃住问题,更不用担心以后少子化,或者人口激增的问题,毕竟更大就意味着更多的弹性。

    不过更多修道院,并且让孩子们过多地感受宗教氛围,可能会导致天主教影响力增加,同时部分神父本身对孩子们就是威胁。

    弗兰茨曾经不止一次要求劳舍尔大主教“纯洁”教士队伍,后者也成为了奥地利有史以来第一位对教会贪污、滥用职权,以及私德问题全面开战的大主教。

    其实这么说有些不准确,历史上并不是所有的教士都对教会的问题视而不见,不过劳舍尔是其中地位最高,活得最久的那个。

    而且说是全面开战,但实际上被处理的教会高层没有几个,受到的惩罚也都很轻。不过到了下面处罚力度就大了,罚绝、割头皮、乃至直接火刑,一副中世纪审判庭的做派。

    实际上奥地利教会干的正是罗马教廷此时不敢再干的事情,因为教皇国的统治本身就并不稳固,审判庭的胆气自然也就不足。

    弗兰茨很清楚教会在前面有多好用,后面在剥离它的时候就有多痛。可不是一句“科学摒除迷信”就能做到的,那甚至要用几十年,以及成千上万人的鲜血才能做到。

    至于农村地区,通常来说最难搞定的并不是当地贵族,而是所谓的“村霸”。贵族们听到政府、皇室、教会三个词放在一起的时候,巴结还来不及又哪里敢拒绝。
    第(1/3)页